带你了解中国智造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


   (1)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


近年战略型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方面建成了具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庞大密集通信网络和产业链,5G、 新型绿色能源技术(风力、太阳能、核能发电技术以及装机容量)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技术领先和成功建设,全面提升了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同时也营造了新兴产业的创新氛围。


   (2)国家积极支持行业发展。


中国制造2025相关战略方针出台以后,全国多地进行试点,当前,全国智能智造产业园共计500多家,范围涉及全国至少27个省市;同时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2021年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 2020 年提高了14.6%,达到了 2.44%;教育上重视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拥有基数巨大的技术人才。


猎聘大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中国智能制造中高端人才占整个制造业中高端人才的35.89%,智能制造人才在制造业人才中的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


(3)基础学科的创新能力不强,底层技术等待实现自主突破。


目前,我国专攻智能制造行业的公司仍占少数,关键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如芯片)和高端设备大多依赖进口。同时国内产品的加工质量不高,不合格率高达 10% 左右;资源利用粗放、利用率较低,单位 GDP 的能耗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


(4)国际环境。


1、拥有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领域;
2、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4.0”战略,期望在技术和产业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以保持高端制造业领域优势;
3、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兴、华为等一批中国高端制造企业进行制裁,西方大国警惕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中国正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前后夹击”式的挑战,需要在危中求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此推进智能制造实现蜕变。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前景


中国制造2025有效带动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2010-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逐年攀升;2016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达到了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


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八大典型智能制造模式应用广泛,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行业带来机会,机器人、传感器、工业软件、3D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根据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8万亿元左右,整体来看,行业增长空间巨大。